下面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《入菩萨行论》。本论分了十品,前面六品我们已经学习圆满了,今天开始学习第七品——精进。精进品宣讲了,作为修学的佛弟子,在修持菩提心、行菩萨道、累积善法、忏悔罪障等方面都需要精进。
精进的内容是非常殊胜的。佛陀在小乘、大乘、密乘的经典当中,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,作为一个修行者,必须要精进。如果我们不精进,修行的境界不可能获得。有了精进,一切功德逐渐都会获得。
有些人是利根者,他在这一世当中修持佛法和累积资粮相对比较容易。还有些人则福报比较浅,慧根也不是特别敏锐。但不管怎么样,一个修行者,缺少智慧、福报也好,缺少其他能力也好,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问题。如果缺少了精进,这才是最大的问题。我们没有福报,可以通过精进来修持;没有智慧,可以通过精进来学习;乃至于佛菩萨的果位,都可以通过精进修持来获得。
精进对每一个众生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当然,布施、持戒、安忍和精进都很重要。有些人就会问:“到底哪些最重要呢?”其实针对每一个众生来讲,这些都必不可少,都是最重要的。只不过在宣讲某一个主题的时候有所侧重,比如说,宣讲安忍品的时候会着重宣讲安忍,给人感觉好像除了安忍之外,其他的都不重要了;在宣讲精进的时候也是着重宣讲精进的修法、功德、必要,以及没有精进的过患,给我们的感觉也好像除了精进之外,其他的修法都不重要了。
这当然是是佛菩萨宣讲正法的善巧和能力,能够把一个法讲得非常地深入和清楚,我们内心就得到触动,觉得这个法特别殊胜。但是我们从全盘来看,布施、持戒、安忍和精进都重要。归根结底,一切修法都重要。只不过我们在讲、学的时候,对某一个修法有所侧重,所以就有这样一种感觉,好像除了这个修法之外,其他的都不重要了。
我们在学《前行》的时候,也是如此。讲无常的时候,无常最重要;讲因果取舍的时候,因果取舍最重要;讲上师瑜伽的时候,上师瑜伽最重要;讲菩提心的时候,菩提心最重要……其实这些修法都重要,针对我们不同的方面和层次,都有启迪我们的心灵,引导我们在菩提道上修持的作用。
下面我们进入精进品的学习。
丁三(精进)分二:戊一、以承上启下的方式教诫精进;戊二、宣说应当精进。
戊一、以承上启下的方式教诫精进:
科判中“承上启下”,讲的是颂词,而不是精进本体。“承上”是安忍,“启下”是精进。这个颂词在第六品和第七品之间起过渡的作用,所以“以承上启下的方式教诫精进”。
忍已需精进,精进证菩提,
如无风不动,无勤福不生。
“忍已需精进”,我们学习了安忍,生起了安忍功德之后,就需要精进度的修法。“精进证菩提”,如果一个人精进的话,他就能够证悟菩提。“如无风不动,无勤福不生”,如果没有风,万物不可能动摇;如果修行者没有精进,福德也不可能生起。
我们进一步看颂词的含义。“忍已需精进”,从品的角度,讲完了安忍品,我们就需要讲解和学习精进品;从修法角度,修了安忍之后,我们就要在此基础上修持精进。
对于行持六度的次第,讲解的时候是布施、持戒、安忍、精进、禅定和智慧。但是我们在实践的时候,不可能布施的时候不能修持戒,持戒的时候不能修安忍,不是这个意思。只是讲的时候,次第必须要这样讲。另外,菩萨在初地圆满布施度,二地圆满持戒度,三地圆满安忍度,四地圆满精进度……由于是次第圆满六度,所以在讲的时候,也是次第讲。
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讲,并不是完全按照圣者圆满六度的次第来安排的。比如我们在做布施的时候,需要持戒;进入佛门,就有皈依戒;要成为一个修行者,在家居士必须要受五戒,出家人必须要受十戒或者比丘戒等。在戒律的基础上,我们还要修持其他的功德,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需要安忍。不管是闻思修正法,还是布施、持戒,也需要精进。
作为一个初学的凡夫人,六度或多或少都需要。只不过每个修行者他的根机、意乐不同,可能修学的有所侧重而已。比如有些居士,他布施的条件比较具足,对他来讲,布施的修法可能多一些。而持戒方面,只能守一条戒或者两条戒。有些居士持戒的因缘可能比较具足,他所处的环境、自己的根机和意乐、他对戒律的认识程度等等都较好,所以持戒是他主要的修法,而布施条件不太具足,就占次要了,这个情况也是有的。
所以,一个人到底适不适合纯粹按照次第来圆满布施、持戒呢?不一定的。菩萨在圆满布施度的时候,也不是不具足持戒等功德,只不过对初地菩萨,布施波罗蜜多的违品已经消尽了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布施度已经圆满。而持戒度,虽然初地菩萨的持戒已经成了无漏戒,但是持戒的违品在初地菩萨的相续当中还有一些,相对来讲没有那么圆满。到了第二地的时候,持戒的违品才彻底清净,持戒度才能圆满。虽然对于凡夫人来讲,初地菩萨和二地菩萨的安忍已经非常到位了,但如果不到第三地,安忍的违品还不能完全清净。所以,六度的次第是这样的。并不是菩萨的相续中只具足一度功德,或者我们凡夫在一个阶段当中只能够修持一种法。这点我们必须要了解。
“忍已需精进”,我们学习了安忍具足安忍之后,必须要勇猛精进,如果具足了精进的功德,此人就可以顺利证得菩提。第一品中讲过,菩提有三种: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、大菩提。精进的话,连菩提都能够获得,更何况暂时获得这些持戒和出离心的功德呢?因此,此处用了“证菩提”来说明,如果具足精进,通过不断的串习,这些功德都可以慢慢获得,一切过患都能消除,一切罪业都能完全清净,一切弘法利生的事业也能具足。这里说明精进的殊胜必要性。
“若无风不动”,如果没有风大,世间万物就不会动摇。《俱舍论》讲到风有两种,一种是世间人所认为的微风、狂风等,一种是风大。此处主要是讲风大,比风要细。风大属于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之一,它是很细微的。而平时所讲的风,就比较粗大,比如,房子外面是狂风,房子里面没有风,因此所谓的吹风在某些地方具足,某些地方不具足。而颂词所讲到的“风”是更细微的风大,不管是外面的物体还是在房间内的物体,都具足风大,如果不具足风大,它就不会动摇。
当然,可以单纯从外在的风来理解,比如,一些树叶、花朵或者其他的建筑物,巨风来了吹到它们,它们就会动。但是,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方面,我们的理解就不够圆满,不够深入。按照佛法观点来讲,一切色法都具足地水火风四大,包括静止不动的物体。风大是很轻的,可以使物质增上和动摇。所谓的动摇,是指因为有了风大,物质才能够被动摇,被我们移动。如果一个物质不具足风大,它就没办法存在。
每个物质都具足地水火风四大,只不过有的比较强势,有的比较弱势。比如,火中也有地水火风四大,只不过火大的成分较多,而水大这部分不明显。而在水当中也具有火大,但不是特别明显,水大就比较明显。同样,每个物体,比如房子或者茶杯,都具有风大。在有风大的前提之下,物体才能够增长和移动。我们能挪动一个杯子,就是因为杯子具有风大。当然,也有外力的原因,但是我们的手也是具有风大的。所以,我们能移动一个物体,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风大,否则,它就不能够被移动。另外,火苗能从小长到大或者飘忽不定,这也是因为有风大。
如果我们了解了《俱舍论》当中的这些知识,这些问题就可以理解得更深入。总而言之,任何一种物体,都是因为具有风大,它才可以被移动。反之,如果没有风大,一切万物都不能够被动摇。
“无勤福不生” 的“勤”,可以理解成精进。一个修行者缺少了精进,是不可能产生福德的。“福”指广义的福,包含了福德和智慧,能成为大菩提之因。只有具足了精进,它们才能够生起。我们以前缺少智慧和福德,但是如果具足精进,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,我们就可以产生福德智慧,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最后达到圆满究竟。
因此,我们一定要精进,如果不精进,这一切都没办法获得。以前我们在轮回当中漂流的时候,就是因为没有精进,所以现在极度缺乏解脱成佛的资粮——福德和智慧。如果我们认识到了精进的必要,从现在开始精进,那么我们所缺少的福德和智慧都可以逐渐累积。有些人学习佛法,听闻佛法已经几十年时间,相续当中累积的佛法智慧和成佛因缘已经很多了。还有一些人,学习佛法只是一两年或者半年时间,也有刚开始学习的,但如果有了精进,那么以前相续当中所缺少的听闻佛法、思维佛法和修行佛法的福德,以及对佛法的认知智慧,不管是世俗谛的智慧还是胜义谛的智慧,都能够慢慢地累积。其实,诸佛菩萨最早在因地开始发心修道的时候,和我们一样,也是罪障多,福德智慧少。但就是因为具足了精进,在修法上长时间的串习,福德和智慧逐渐增长,最后达到圆满,他的结果自然而然就会显现出来,因此我们要认知精进的必要。
总而言之,这个颂词是安忍品和精进品之间的过渡,因为“忍已需精进”里面既有安忍的内容,也有精进的内容。
戊二(宣说应当精进)分三:一、认识精进本体;二、断除其违品;三、增上对治。
这三个科判当中,第一我们要知道精进的本体。第二是断除其违品,障碍我们生起精进的违品。其实,我们学习任何知识或者做任何事情,不管世间的也好,出世间的也好,都要遣除障碍和具足顺缘。同样,我们要精进,就必须断除精进的违品,具足精进的顺缘。因此,第二个科判就讲断除违品。第三个科判是增上对治,即如何通过对治障碍,使相续当中具足精进,其中讲到了四缘,二力。
己一、认识精进本体:
进即喜于善。
认识精进本体很重要,为什么呢?因为很多人对精进有一种错误的认识,认为精进就是勤快、勤劳。其实在佛法当中,精进的含义绝不单单指一个人很勤奋,这里面大有深意。
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精进,那有可能不是真正的精进,还自以为很精进。我们花费了很多的身语意,但和精进根本不沾边的情况,其实也会有的。只有我们先认识了精进,对照相续后才能知道自己的身语意有没有具足精进。了知精进的本体之后,我们用功的方向才可能正确。所以,认识精进其实很关键,这里有很多需要遣除的错误观念。
那么,所谓的精进是什么?“进即喜于善”。精进就是喜爱善法。从定义来看,没说你很劳作或者很勤奋,而是说精进即是我们内心对善法,尤其是大乘佛法利他成佛这方面的善法,非常地欢喜。
如果我们不学习这个颂词,别人问什么是精进,我们就会想,努力磕头、念咒,或者努力做公益事业叫精进。我每天只睡三个小时,其他时间都用于公益事业,或者都在磕头,这是不是精进呢?不一定。这要看我们内心有没有喜于善,这是最根本、最核心的条件。如果具足了,即便暂时身语上面没有很精进地磕头或做其他行为,也是精进。
当然,如果一个人对善法很欢喜,他绝对不可能说,“我的内心很喜欢,所以我就坐在这个地方,什么都不用做,我就具足精进了。”理论上讲,什么都不做,仅仅对善法有欢喜,这个也算精进。但实际上,如果一个人对善法很欢喜,他不可能不去做的。就好像我们在世间当中,喜欢某个人、某个事情,我们不去追求的话是很难理解的,肯定会努力去追求,努力去靠近。佛法当中同样如此,如果一个人对成佛利益众生很欢喜,但他一点都不去做,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。
此处讲精进是喜于善,第一,喜很重要,第二,善很重要。只是欢喜,不一定是精进,因为没有考虑对境。如果我们欢喜的是罪业,欢喜的是无聊的事情,这也是欢喜。但它不叫精进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不是欢喜于善法。精进必须要有欢喜,而且欢喜的对境一定是善法。在此处,欢喜的善法就是大乘教法当中的成佛利他。
那么,如果我们的身体,每天都在放生、磕头,但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,其实内心并不高兴,或者是来自于某种压力,或者是其他的因缘,这样有没有功德呢?当然是有,但是不属于精进。因此,这方面我们要详加辨别,我们不能因为不属于精进,就说它没有利益。《妙法莲华经》讲过,我们进入塔庙当中,以无记心态,向佛供一支花、点一支香,乃至于以嘻笑的方式顶个礼,或者像现在很多人,在过年的时候到寺庙当中,烧高香磕头,无论是随大众的心理也好或者是其他心理也好,只要去做了它就有功德。但这不算精进。
所以,这两种情况我们要分开来看,并不是说不属于精进就没有功德了。但是,如果我们只是做单纯身体上的善法,做了很多,非常努力,也不一定属于精进。你念很多佛号,或者每天在讲经说法,算不算精进呢?不一定算精进。当然,念佛、讲经说法具有功德,这另当别论。所以,单单身体或者语言上的善行,不一定是精进,因为精进的本体是喜于善。如果不欢喜善法,只是身语上做到,这不算是精进。有些苦行的人,可以每天夜不倒单,过午不食,每天都是这样,修得很苦很苦,但是如果他对善法没有欢喜心的话,这也不是精进。精进的内涵主要不在于身语,而是心中喜于善的状态,这是最关键的。另外,上师也讲过“喜于善”在身语上要表现出来。身体精进地磕头、语言上念诵等,是精进的果。
有些世间人很勤快,为了养家糊口,每天只睡四个小时,大部分时间在赚钱。做小生意、小餐饮的人起早摸黑,半夜就准备早点、和面等等,忙到很晚才收工。世间说这是勤快,我们不否认,但这不叫精进,精进有严格的定义。
只是追求世间利益的时候风雨无阻、忍受苦行,可以说很勤劳、很努力,但绝对不是佛教的精进。佛教为辨别精进,划分了正精进和邪精进。邪精进,是对于恶业、无聊的事情,非常的投入,人们认为是精进,其实是邪精进。正精进,是对佛法很欢喜的前提下,才能安立。
真正的精进是喜于善,对善法方面很欢喜——“进即喜于善”。对放生、顶礼、闻法很欢喜,对自己或他人做善法很欢喜,这种欢喜希求的心态才是精进的本体。
己二(断除其违品)分二:一、宣说所断懈怠;二、断除方法。
庚一、宣说所断懈怠:
断除的时候,首先要认定所断的对象——三种所断,其次把断除方法告诉我们。如果我们所断没认清,掌握了断除方法,可能会乱断。用世间的比喻来讲,比如你得到一把锋利的宝剑,也懂得怎样用剑,工具方法都有了,但是不明白谁是你的敌人,拿宝剑乱砍一通,把亲人杀死了,这就是不明白所断而导致的。所以,首先要认清所断的懈怠,认清之后还需了知断除的方法,两个科判结合起来就很圆满。
庚一、宣说所断懈怠:
下说其违品,同恶散劣事,
自轻凌懒惰。
“下说其违品”,“其”字是精进,下面宣说精进的违品。颂词中讲了三种懒惰,同恶懒惰,散劣事懒惰,自轻凌懒惰。
按照上师讲记的次第,首先介绍一下三种懈怠。第一是同恶懈怠,或者同恶懒惰,它的本体是拖延、推迟。世间人或者修行者都有这个心态。世间把该做的正事儿,今天推明天,明天推后天;佛法中把闻思修的事业推迟,今天好像很累,没有时间,到了明天,很多应酬必须要做,又推迟了,到了后天,又有什么事情……就把修法今天推明天,明年推后年。虽然知道应该做善法,但就是今天推明天,永远没有做,这就叫做同恶懒惰。
华智仁波切曾经造过一部歌舞剧《出世法言·莲苑歌舞》,里面写了一对蜜蜂,金蜂和玉蜂。后来遭遇暴雨,玉蜂包在莲花中,没在水里,断气之前,她对丈夫金蜂唱他们一生的经历,她说我们也遇到过上师和殊胜的佛法,知道修行的重要性,但是我们每天都在想修当中度过,直到生命终结。
这个想修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,喜不喜欢佛法呢?喜欢。认不认同佛法的修持理念呢?认同。想不想得到功德呢?也想!但只是保持在想修的状态中,没有转变成修,在想修中,一辈子就过去了。我们也是如此,很想修,但就是不修。我们有多少时间可以耽误呢?有时,我们几年前就确定了,一定要修加行,然后在想修当中已经过了几年、十几年、二十年,临死的时候,只是有想修的想法,这个想法一点利益都没有也不好说,会有一点利益。但是,有时间、精力和自由的时候,应该把想修转变成真正的行动。
同恶懒惰就是拖延,很多人其实都是具足的。很多大德在讲精进的教言时说,如果认定善法一定要做时候,我们要这样去思维观修,这个是必须要做的。首先认定下来,然后就这样去作意,明年或今年,选择今年做;下个月或这个月,选择这个月做;明天还是今天,就选择今天做;一会儿或者现在,选择现在做。有了这种心态,我们才能把想修落实到行为中。如果有以后再说再做的想法,不敢说百分之百,百分之八九十这种心态的人最后都是不做的。
很多大德也观察过,想做就马上做,如果想以后有时间再做,就有可能永远不会做。毕竟有内在心态的转变,外在环境的转变,还有很多其他无常的转变等因素。如果现在不抓住想做的心态,把它落实的话,随着时间的推移,想做的心可能慢慢消亡了。即便不消亡,总是在推迟,为自己不做找借口,因为做善法其实很辛苦,要付出时间精力,很多人惰性的思维是安于现状。如果投入新的事物,会对现在固有的思维生活方式等有一定影响,产生不安全感,所以就不愿意去做。这个就是同恶懒惰。
第二个就是散劣事懒惰,耽著无记法、恶法叫作散劣事,散于恶劣或下劣之事。上面讲的同恶懒惰,“同恶”从字面上来看,是等同于恶业一样,其实有时不一定是恶,但它有相同于、相顺于恶的状态。而散劣事是散漫于劣事上面,劣事指世间八法,或者一些恶事、恶业,都叫做散劣事懒惰。
有一本很畅销的《西藏生死书》,很多道友都看过。索甲仁波切在书中提到了东西方不同的懒惰方式,他讲东方懒惰的时候,主要取的是印度的懒惰方式。印度人的懒散是怎样的体现呢?就是每天晒太阳、听收音机、喝茶、聊天,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几乎定格的情形。用现在的话来讲是很休闲,但这只是好听的话而已,其实就是很懒惰,什么都不愿去做。他总结这是东方式的,是以印度为例,中国有些地方也是这样的。那么,西方人的懒惰方式是什么呢?没日没夜的加班、工作,几乎没有停顿的时间。
按照世间的眼光来看,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,毫无疑问是勤奋;每天懒洋洋地晒太阳,这绝对是懒惰。但是,从精进的角度来看,都是懒惰。印度式的懒惰当然是懒惰。那么,每天勤奋地工作,比如中国有些地方,或者日本、西方,过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,他们工作紧张、压力很大,每天都在忙碌,还是懒惰吗?其实看他忙碌的是什么,忙碌的事情和解脱无关就是懒惰,就是散漫于劣事中,是标准的散劣事懒惰。
如果他在工作过程中,能够忆念佛法,有出离心、菩提心或者有空性见的心态,他就是在串习佛法。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中,他把心思专注在赚钱等世间法上,没有想到善法,那就是散劣事。索甲仁波切这样定义懒惰,我刚开始不太理解,后面一想的的确确是这样,他们只不过懒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,每天晒太阳、喝茶是懒惰;每天忙忙碌碌去工作,以“喜于善”和“散劣事”的标准来衡量,也是懒惰。
我们可以对照自己,是两种懒惰中的哪一种。当然,东方人也可能有西方式懒惰,西方人也可能有东方式懒惰,无论如何,我们是懒惰者的话,可能具足其中一种。知道懒惰之后,并不是我们什么都不要做了,也不要工作养家糊口了,不是这个意思。而是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要有喜于善的心态,做是照样做,但要有出离心、菩提心、空性见,这就有意义了。或者做这些事情的其它时间中,把修行正法的兴趣提起来,逐渐把散劣事的懒惰程度降低,乃至最后完全消灭。以上是第二种懒惰,散劣事懒惰。
下面讲第三种,自轻凌懒惰,相当于自暴自弃,看不起自己。有些人比较自卑,有自暴自弃的心态,这就是一种懒惰。比如,有些人说,我年龄大了,做善法无法胜任。以年龄大为理由,而放弃对善法的修持,这是一种懒惰。有些人说,我业障重做不了。以业障重为舍弃善法的借口,自己轻视自己,也是一种自轻凌懒惰。真正观察这些所谓的理由,作为懒惰的根据时,分析起来都是站不住脚的。
在佛教史中,诸佛菩萨、高僧大德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众生,有各种各样的示现,每种示现都有深意。比如说,有些大德菩萨示现很老的时候才遇到佛法,才入道。《贤愚经》中有一个福增,藏文叫华杰施主,他一百岁的时候,因为很老了,做不了事情,在家里成了累赘,亲属很厌恶他,他就发起了想出家的心,最后出家。在他的上师目键连尊者的教化下,最后证悟阿罗汉果。印度有很多这方面的公案。
像藏地的公案,贝若匝那译师有个很出名的弟子邦甘麦彭滚波,他遇到贝若匝那的时候也是七八十岁了,打坐腰都直不起来,但他对上师的信心很大,上师给他开示大圆满的本来清净之后,他内心了证悟了清净的密意。通过上师加持,成就了虹身。他激动地抱着上师一夜不放手。不仅是他,不知道什么缘起,从邦甘麦彭滚波开始,他的几代传承,继承衣钵的弟子都是八九十岁的高龄遇到佛法,并以更高的年龄证悟。
汉地的历史上,像能海上师,他三十九岁的时候才出家,学习精通了藏语,翻译很多仪轨,成为一代高僧。清定上师也是三十九岁出家的。所以,年龄大并不是不修法的借口。很多大德专门这样示现,就是说明,其实老年人也可以修持善法的,只不过修持善法的时候有所选择,如果年龄已经偏大,再去背诵很多经论,可能也不太现实。但是可以选择精进念佛,有很多修法可以修。年龄大不是问题,不是借口,年龄大的人也可以精进。
如果说自己业障重,《亲友书》当中,讲过指鬘王,也就是鸯掘摩罗,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,业障如此深重,显现上他还证得了阿罗汉果。密勒日巴尊者也是,首先做咒师杀了三十五个人,然后降冰雹把整个村庄的收成全部打坏了,造了很重的业,后来通过修持正法即生成佛。这些故事太多了,所以业障重不会成为不修法的因。
因此,年龄、业障、福报、没钱,都不是问题,佛教史中没钱的修行者不胜枚举,这些也不是自己不精进的借口。
另外,从正面来推断的话,就更加不能不精进了。因为年龄大,时间不多了,才应该更精进;业障不重的话,不精进可以,业障重才需要精进;本来没有智慧,再不精进更没智慧了。因此,这些都不能成为自己不修习佛法的借口。
当然,因为时间关系,没有和每个人做问卷调查,没问张三不精进的理由是什么,李四自轻凌的理由是什么……每个人都有自轻凌的理由,但是,每个理由恰恰都是说明更需要精进的。如果说没有能力、智慧、福报,那就更需要精进,不然以后更没有。所以,自轻凌懒惰就是给自己不修法找借口而已,是不能成立的。这里是大概宣讲。
同恶懒惰、散劣事懒惰后面都要广说,这里只是简略讲一讲三种懒惰大概的状态。
庚二(断除方法)分三:一、断除同恶懒惰;二、断除耽著恶事懒惰;三、断除自轻凌懒惰。
辛一(断除同恶懒惰)分二:一、认识因;二、断除彼。
壬一、认识因:
这个科判是认识同恶懒惰的因。首先要认识因,然后从因上断除,因一断,懒惰就断了。
颂词当中讲:
贪图懒乐味,习卧嗜睡眠,
不厌轮回苦,频生强懈怠。
“频生强懈怠”是讲同恶懒惰,这是讲果。因有三种,第一“贪图懒乐味”,第二“习卧嗜睡眠”,第三“不厌轮回苦”。这三种因产生“频生强懈怠”的果。
第一种因,“贪图懒乐味”。很多人喜欢懒洋洋的,坐在那里不动弹,靠在床上、椅子上发呆,不喜欢劳作,他觉得“懒乐味”是种享受,贪图这种感觉。第二是“习卧嗜睡眠”,就是喜欢靠卧,睡懒觉。前面的“贪图懒乐味”也是喜欢卧靠,但重点是在贪图懒乐味上面。第三个是“不厌轮回苦”,因为对轮回未产生强烈厌烦心的缘故,所以不愿意精进。
按照诸佛菩萨的眼光来看,我们处在危险的边缘,下面的颂词我们去学习时候,一一都会展现出来的,我们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的状态中,贪图当前懒乐的滋味,喜欢靠卧。如果我们听法、思维、修行,乃至修加行,做顶礼或者放生的善法,必须要通过站立或者坐的威仪去做,躺在床上很难开展善法的修行。但有些人就喜欢躺着卧着靠着,不愿意起来,坐直了去打坐、去闻思、去听法,这就是“习卧嗜睡眠”。很多人喜欢睡觉,当然每个人身体的结构不同,有些人睡两、三个小时,比如上师老人家,在讲《入行论》时也提到过,他天生睡眠就不多;有些是正常的,七、八个小时;有些人天生睡眠比较多,十几个小时,超过一般人,就是很喜欢睡觉的那种,早上起不来,喜欢恋床。
总之,习卧嗜睡眠,贪图懒乐味,会让人产生强大的懈怠。还有不厌轮回苦,对于轮回的痛苦,没有厌烦,没有所谓的紧迫感,不觉得轮回是痛苦,需要出离。他就没有动力去做出离轮回修法的加行,产生不了精进,有了这些因素,很容易产生强懈怠。
我们从这个颂词来反观内心的状态,有没有贪图懒乐味、睡眠时间很长、不厌轮回苦的状态。如果有,就要逐一去对治,了知喜欢懒乐味对自己世出世间法都没有任何利益。因为贪图舒适快乐的感受,对于修行来讲的确没有帮助,这些东西越习惯,依赖性就越强,我们就没办法精进起来。
很多时候,我们给自己不修法找借口:没时间。是不是真的没有时间呢?观察就会发现,睡觉时间很长;懒洋洋的躺着,什么都不想的时间也很长;做轮回世间的事情,时间也很长。的确没有时间修佛法。因为时间都被其他的占去了,自己对于佛法的兴趣和欢喜心没有提到很高的高度,情愿把时间精力花在毫无意义的事上,也不愿意把时间放在修行、串习佛法上面。这直接导致“频生强懈怠”。
壬二(断除彼)分二:一、生起精进之意乐;二、以加行修持。
首先生起精进的意乐,然后是加行。一个是心态,一个是行为。
癸一(生起精进之意乐)分二:一、思维今生无常;二、思维后世痛苦。
上面大科判“断除彼”的“彼”是指懈怠和懈怠的因。如果断除了懈怠的因,其实也是断除懈怠了。所以首先是“壬一、认识因”,然后是“壬二、断除彼”。“断除彼”就是指断除同恶懒惰和同恶懒惰的因。
这个科判“生起精进的意乐”分思维今生无常和思维后世痛苦。怎样生起精进的意乐呢?一个强有力的修法就是观修无常。如果一个人相续当中生起了猛烈的无常观,他自然而然就会精进。学习《大圆满前行》的道友,对于寿命无常这个引导文,应该会有很深的印象。无常是精进之鞭,如果我们常常观修无常,一定能精进起来。这里通过无常的修法和轮回痛苦的修法,来让我们精进。
为什么我们不精进?因为我们觉得生命还很长,以后可以精进,现在就懒散了。因此,第一我们要思维今生无常,打破还会有很长时间可以度过的邪分别念,通过思维无常的种种比喻和意义,发起精进。第二是思维后世痛苦,如果我们思维到了后世轮回的种种痛苦,如三恶趣以及人世间的痛苦,就知道只有精进才能摆脱痛苦,不精进就不能摆脱痛苦。那么,思维后世痛苦也可以生起精进的意乐。
这两个修法,学习过前行就会知道,是包括在共同前行当中的。共同前行包括暇满难得、寿命无常、轮回痛苦以及业因果。如果归类,这里的思维今生无常包含了暇满难得,而思维后世痛苦也包含了业因果。其实思维四加行这四个厌世心,是帮助我们精进的很好的修法。
很多人觉得四加行好像是初级课程,学过之后就不再用了,是初入门的人才要修行的,而上了档次的人就不需要修行它了。其实修行有素的人,他内心无常和轮回痛苦的境界,是以增上的方式存在心相续中的。他后期可能没再花很多时间专门去观修这些,但是通过前期的观修,内心中的无常观和轮回痛苦的境界,他一直保存着,而且再再增上。因此,如果要真正精进,思维无常和思维轮回痛苦这两个修法就非常关键。
子一(思维今生无常)分二:一、决定无常;二、思维迅速死亡而劝勉。
丑一、决定无常:
云何犹不知,身陷惑网者,
必囚生死狱,正入死神口。
为什么我们还不知道,我们这些陷于业惑大网之中的众生,一定会被关押在生死牢狱当中,而且正在一步一步地进入死神之口呢?这是字面意思。
下面进一步来观察。“云何犹不知”,其实就是提醒我们,下面要讲的众生当前的实际情况,但是众生的注意力不在这,而是放在其他地方了,所以就对这个存在的事实视而不见。寂天菩萨就提醒我们,我们正处在危险的状况当中。
“身陷惑网者”,“惑网”就是业惑大网。每个众生相续当中都有一张业惑大网,我执、烦恼、罪业是很重的,我们自己就处在业惑网当中。这是第一步。
“必囚生死狱”,我们必然会被关押在生死牢狱当中。众生只要是关在轮回牢狱当中,就一定会陷入死亡的大口。前面安忍品有一个颂词是用鱼来比喻众生,嗔比喻渔夫,这里我们也可以同样比喻。一条鱼已经被网罩住了,那是没办法逃脱的,网被拉起来之后,鱼就被投到鱼篓当中,就算没有死,但它肯定会死的,下一步就是被烹饪、被煎炸。众生也是一样的,陷于惑网当中,无法自主,无法摆脱。正因如此,我们肯定会入轮回。“必囚生死狱”,生死狱就是指六道轮回,我们一定会被囚于六道轮回的生死牢狱当中。这是第二步。
第三步,众生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,无一例外,都会遭受死亡。我们就是通过思维生际必死的规律来修无常的。只要是有生,必定会有死,任何众生都没有办法逃脱这个规律。六道众生大部分是不喜欢死的。只有少部分众生,是喜欢死的。最典型的是地狱众生,由于太苦了,他巴不得赶快死去。但是,不管你喜欢死也好,不喜欢死也好,只要是业惑众生,生了就必定要死,这是决定的。
总结一下,“身陷惑网者”,“必囚生死狱”,“正入死神口”是三个次第。我们这些轮回众生,第一都是有业惑的,第二有业惑的人一定会流转轮回,第三流转轮回的众生一定会死亡。这是决定的规律。有业惑的众生,只有这一个可能性,逐渐陷入死亡,没有一个能摆脱。天道众生只不过是寿命很长,像无色界、色界、欲界天的众生,无论是八万劫、两万劫还是几百万年的寿命,寿命再长,如果没有脱离轮回的话,还是会死亡的。通过这个颂词,我们知道了生际必死,而决定无常的第一步就是生际必死。我们要认同这个道理。
佛陀告诉了我们死亡这个真相。有些人不了解佛法,他就觉得佛法很消极,尽说无常、死亡、痛苦……也不说一点向上的、乐观的、阳光的东西。但其实轮回就是这个状态。有些大德就说:“没有智慧的众生,最喜欢听他想听的东西,而不是去听应该听的。”想听的东西是什么呢?就是“万寿无彊!”“万岁!”“永远年轻!”……大家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内心都很清楚,这是不可能的。虽然如此,大家还是喜欢说、喜欢听。
而佛陀讲的是我们应该知道的,死亡无常就是客观存在的。我们思维无常,思维死亡不但不消极,反而是积极的。如果我们一味回避死亡,不作任何准备,那死亡一旦到来,就没办法了,没有一点抵抗力。
如果按照佛陀的教诲,我们多思维死亡,最后就会发现死亡其实很正常,就像生一样正常,生命就是这样的。生命就是生死,为什么我们只喜欢生,而不喜欢死呢?《西藏生死书》当中讲,如果我们经常性地正视死亡,当死亡到来的时候,就好像我们在人群当中突然发现了老熟人一样,很亲切的,而不是很恐怖。如果这样,我们就可以有很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死亡,而且在死亡到来之前,我们早就作了很多准备,就算死亡到来也无所谓。所以,佛法告诉我们应该知道什么,也告诉追随者应该怎样做准备,如果这些工作准备好了,死亡其实并不是很可怕。
以上讲了第一个层次,通过思维生即必死来知道决定无常。第二就是:
渐次杀吾类,汝岂不见乎?
然乐睡眠者,如牛见屠夫。
死神逐渐地杀死我们的同类。同类狭义来讲就是人类,广义来讲就是众生。愚痴的您难道见不到这个问题吗?然而乐于睡眠的人,就好像牛见了屠夫一样,无动于衷。
颂词“渐次杀吾类”说,我们身边的人,次第次第都在死亡。我们经常性地看到人死亡,有些是亲自看到,有些是从电视、报纸等媒体上看到,有些是听说。死神渐次地杀害我们的同类——人很多,动物也很多,难道我们看不到吗?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看,都在讨论,但就是不愿意把死亡往自己和亲友身上引,总觉得死亡是别人的事情,自己尽量避得远远的,就好像我们不去想它,它就会远离我们一样。其实并非如此。我们把自己的眼睛蒙着,不愿意看着死亡的事实,而寂天菩萨让我们来正视死亡,“渐次杀吾类”,难道你见不到吗?
有时我们会想,其他人死与我有什么关系,反正我现在不会死,几十年之后才会死。但是我们要知道,每天死亡的这些人当中,哪一个不是像你这样想的呢?除了极个别身患绝症的人以及马上要被枪毙的人,可能知道自己过两天就会死,其他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:我今天会死。尤其是那些突然死亡的人,他都不会想他今天会死的,都是想死亡是别人的事情,和自己无关。所以,每天死亡的人基本上和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。
寂天菩萨就告诫我们,通过观察别人的死亡,来警醒我们自己,其实我们离死亡也是很近的。死亡只不过是逐渐地到来。在别人身上出现,就是警告我们也会死亡,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走到这一步的。以上是颂词“渐次杀吾类,汝岂不见乎”。
“然乐睡眠者,如牛见屠夫”,但是,喜欢睡觉的人觉得死亡和自己无关,就像牛见到屠夫一样。比如说一百头牛被关在屠宰场的牛圈里面,每天都是一头两头的被拉出去杀死。而牛看到了屠夫之后,也没有什么反应。当然,有些牛有反应,但大部分牛都没有。牛马上要被杀了,它还在若无其事地吃草。虽然屠夫就站在旁边,但它就像看不到一样。同样,死亡马上到来,而有些人还在乐于睡眠,也相当于这个愚笨的牛看到屠夫没有反应一样。
死亡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。我们有没有想过,死亡有一天会发生在我们身上?发生了会怎样,该怎样应对,有没有想?第二个颂词就是讲,通过观察其他同类的死来让我们警醒,其实死亡很快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,以此来知决定无常。
第一个颂词是从生际必死的大前提来决定无常,这个颂词则从“渐次杀吾类”来知决定无常。下面还有第三个颂词,这堂课就先讲到这个地方。
思考题
572、名词解释:
答:1)精进:指喜爱善法的欢喜心。心态是一种欢喜心,对境是善法,从这两方面来下定义。
2)懒惰:《大乘阿毗达磨》中云:“懒惰属于愚痴,是障碍善法的一种心法。”
573、我们为什么要精进?请以教证、公案、自己的体会进行说明。
答:1)教证:
月称论师在《入中论》中说:“功德皆随精进行,福慧二种资粮因。”
《摄集经》中说:“精进不灭百法德,获得无边佛慧藏。”
无著菩萨也说:“成就菩萨功德法的唯一因,就是精进。”
弥勒菩萨在《经庄严论》中明确地宣说:“一切善法资粮中,精进乃为最殊胜。如果有了精进,便可圆满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。”
《慧海请问经》中言:“菩萨若能发起精进……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。何以故?慧海,由精进故乃得菩提,若懈怠者于佛菩提远中复远。”
2)公案:为海比丘七日成就阿罗汉果的故事。(略)
3)自己的体会:请自己发挥。
574、在世间的工作学习中勤恳努力,或者在打麻将时废寝忘食,这些是否叫精进?为什么?平时你精进吗?请举例说明。
答:这些不叫精进。衡量精进的标准,是观察自相续中,是否具足对善法的欢喜渴求。如果对善法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欣乐,能一心一意追求善法,这才叫精进。
精进的对境是善法。有些人在世间的工作学习虽然勤恳努力,但内心没有专注于善法,只是为了一些世间目的,故不属于精进。另外,若对打麻将废寝忘食,按本论的标准来衡量,当属一种懒惰,因为它的对境不是善法,而是恶法或无记法,所以也不叫精进。
575、懒惰有哪三种?请结合周围的事例详细分析。
答:1)同恶懒惰:也叫推延懒惰,即把当下应做的事往后推延,以为今后还有时间,于是今日推明日,明日推后日,它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做法。
2)耽著恶事懒惰:指贪执散乱于无意义的世俗劣事,围绕这些来虚度人生,而把修行善法搁置不顾。
3)自轻凌懒惰:指自己轻视自己,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,什么法也修不成,因此而自暴自弃,甘于堕落。
576、具体解释同恶懒惰的因是什么?你有几种?以后有什么打算?
答:同恶懒惰的因有三种,具体如下:
1)贪图懒乐味:有些人对行持善法一点兴趣都没有,平时不愿意念咒,也不愿意闻思,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,贪图舒适快乐的感受。
2)习卧嗜睡眠:喜欢躺卧床席,爱好睡懒觉。假如身体姿势不端正,要么靠着、要么躺着,气脉会不通畅,进而引起身心昏沉,这样之后,懒惰自然而然会生起。
3)不厌轮回苦:对轮回没有厌离心,对轮回的苦好像没有感觉,所以天天睡得特别香。
有了这三种因,便会屡屡生起把善法往后推的懈怠。
577、在本节课中,作者教你怎么样思维死亡无常?
答:我们自身已陷入烦恼的网罟中,被贪嗔痴慢嫉及八万四千烦恼控制束缚,由此定会困入生老死病的轮回监狱中,一步步地迈向死神之口。
而且死神在不断地夺走我们同类的生命,无有一人能免,只是时间上有先后差别,就像屠宰场里天天有牛被杀,这种情况我们已现量见到,但若仍懈怠懒惰,不知自己的处境,那是非常愚痴的。